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

蘧伯玉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

宮城松島
 先講寫這篇不重要的小理由。
我常不記得「蘧ㄑㄩˊ」這個姓怎麼念,之後可查這開篇。
再者,褚遂良的「褚ㄔㄨˇ」,我也常忘記讀音,哈哈。


「蘧伯玉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」出自《淮南子》<原道>,
原文在談謙虛、身段柔軟,故而舉蘧伯玉為例。此段話大致意思是:
年歲五十的蘧伯玉不總是認為自己對,自覺以往的四十有九,年年有過錯。
這裡說的肯定不是他重複犯錯,四十九年不匡正,
亦不是年復一年覺察不妥,週而復始全盤推翻重來。
他的「非」,意味著「不夠好」。
用現代話講:「只有更好(一年比一年更好),沒有最好。」
人的德慧,向來是點滴的功夫,經年累月養成、反饋調整,非一蹴而就。

今比昨佳,昨日便是不足,或說「非」的、「劣」的。
也因為曉得昨天之不足,又懂得精益求精,方有今天之進步。
不要只是感嘆過往的無知,得多慶幸自己現今的有識。
如是,回頭再讀「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」,便感正面頗多。

我喜歡查理蒙格與此精神相近的一段話:
「每天夜裡睡覺時,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