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

日本岡山城上的金鯱(ㄅㄨ/)




岡山城上的屋脊尾,看到吞脊神獸,日本人稱它:鯱。
它是由中國的龍的九子之一,龍頭魚身的「螭吻」演變而來,
取其能滅火消災之意(可讀 百度:螭吻),沒有「魚躍龍門」的任何意指。


我在大阪城天守閣也見過,常見為金色,
因此,日文wiki條目乾脆稱這種建築物件為金鯱
金鯱材質分二,壓金箔和用金板張木。
壓金箔最馳名的例子,便是岡山城;
使用金板張木,最為名聞遐邇則是名古屋城。
名古屋城的官方網站(及宣傳小冊),有特別為此作介紹。


網路談「金鯱」,多數與名古屋城有關連,
細節可閱讀日文wiki名古屋城的條目。
亦可參考這網頁:名古屋的標誌-「金鯱」與名古屋城
名古屋城最具代表特色的是天守閣屋頂的那一對「金鯱」,
龍首魚身,一雌一雄分踞在屋脊兩側。
「鯱」在日文漢字裡指的是逆戟鯨,
由於其浮到水面呼吸時常會噴出水霧,
源自室町時代前期始日本許多傳統建築都將鯱魚安置在屋脊兩側,
相傳可以防止火災,後來演變為城主的權利象徵。

天守閣上的金鯱北側為雄性,高約2.57公尺,身上有194片魚鱗;
南側的為雌性,高2.51公尺,鱗片比較小,共有236片魚鱗。
原本由於太值錢了,自明治時期以來,已經有三次失竊的紀錄,
名古屋市長還曾因此而下台呢。
畢竟「金鯱」早就成為名古屋的標誌與精神寄託了。

原始的一對「金鯱」是由 1940 枚慶長大判的金子,約重 320 公斤所鑄造,
但是隨著尾張藩的財政困難,歷史上曾三度改鑄,降低金子的純度。
在二次大戰毀壞的金鯱,殘骸剩下 6.6 公斤的黃金,
後來鎔鑄成名古屋的市旗旗竿頭,1/20 尺寸的小金鯱和一只金茶壺。
現在矗立於天守閣上的金鯱,則是由大阪造幣局復原的。


「慶長大判」是慶長 6 年(1601)到元祿 8 年(1695)時期的橢圓形貨幣,
長 14.6 公分,寬 8.7 公分,重 164 克,純金度是 68%。
原本主要的用途是贈送答禮用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